触摸技艺:“非遗+”留住文化瑰宝
2025年暑期,文化体验项目广受欢迎。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非遗体验从单纯观赏迈向共同参与,成为文旅消费增长点之一。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以来,“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手工”搜索量同比增长328%。吹糖人、兔儿爷、毛猴等非遗项目正从橱窗展
2025年暑期,文化体验项目广受欢迎。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非遗体验从单纯观赏迈向共同参与,成为文旅消费增长点之一。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以来,“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手工”搜索量同比增长328%。吹糖人、兔儿爷、毛猴等非遗项目正从橱窗展
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贵州推动多所职业院校“走出去”与企业“组团出海”,以“贵匠工坊”作为贵州省“职教出海”的特色品牌项目进行培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
近日,永善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 · 童趣时钟”青少年手工DIY活动。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的支持下,活动通过专业社工的精心策划和志愿者的暖心协助,成功让废旧材料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这场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融入了环保教育理念,又实现了
据华为 HarmonyOS 开发者技术公众号消息,为了帮助广大开发者更高效地完成 HarmonyOS 应用开发,华为官方打造了一款名为 HMOS 代码工坊的开源 App,其支持 1+8 设备运行。
一串灯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手中,经过组装加工成为灯饰产品;一批待业群众经过简单培训,可以转型成为“企业员工”……在四川省南江县的富民幸福工坊里,一个个“幸福密码”被探索出来。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共富工坊已成为莒南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路径由近及远、项目可大可小、建设内扩外引,共富工坊得以在全县遍地开花,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就近增收、农村产业激发活力,共富图景正在悄然展开。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共富工坊已成为莒南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路径由近及远、项目可大可小、建设内扩外引,共富工坊得以在全县遍地开花,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就近增收、农村产业激发活力,共富图景正在悄然展开。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共富工坊已成为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路径由近及远、项目可大可小、建设内扩外引,共富工坊得以在全县遍地开花,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就近增收、农村产业激发活力,共富图景正在悄然展开。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少儿图书馆事业提质增效,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于7月30日至31日举办了2025年文化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的形式,为馆员、文化人才及志愿者送上一场干货满满的“充电赋能”课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致力于民族工艺的传承和研发的瑞银鸟非遗工坊,自2014年成立以来,扎根贵州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沃土壤,顺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尚潮流,创新单品,其品牌效应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消费者青睐的文创产品。
在邯郸市大名县,一群残疾人用小麦秸秆、玉米皮编织成各式各样的草编制品,小到耳坠、挂件、纽扣,大到花瓶、茶几、板凳,一件能卖出几十元到上千元。农作物下脚料在残疾人朋友手中“开出了美丽的花”。
在浙西南的层峦叠嶂间,个个扎根山区的“共富工坊”,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创新实践,“共富工坊”已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载体。温州银行丽水分行积极响应国
爱马仕在法国阿登省沙勒维尔-梅济耶尔正式启动新皮具工坊建设项目,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品牌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又一重要扩展。该工坊预计将于2027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爱马仕旗下的第26个皮具生产基地。
该工坊是由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和高青县常家镇援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现由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具备生产研发、展示展销、培训体验、主题展览、行政办公、艺术家驻留等功能,主要生产夏布手工胸花、扎染围巾、布艺老虎、麻艺贴花包、夏布手工花艺、禅茶系列围巾
为推动我省非遗工坊建设,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第二批42家省级非遗工坊名单。让我们跟随本期“江苏文旅头条”一同走进入选的非遗工坊,看一看“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
近日,由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广外街道联合举办的“青春助老 职向未来”——全市首家养老服务职业体验工坊揭牌仪式暨西城区首届养老专业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在西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举办,为养老专业人才搭建就业桥梁,深化产教融合,重塑养老行业社会认知。
在圣城街道北五联村之一的北后三里村,有一个登上央视《文明密码》栏目的工坊——三里四婶扒谷共富工坊。在这里,不仅制作寿光特产美食,更让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咔嗒、咔嗒……”湖南省张家界市,在乖幺妹土家织锦非遗工坊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龚琴俯身于织机,脚踏竹竿、手握挑刀,边挑边打、连挑带织。随着她手中的经线、纬线交织变换,一段象征吉祥如意、生生不息的“万字流水”纹织锦跃然眼
一钩一织间,一幅栩栩如生的非遗掇绣“宁夏地图”在布面上悄然呈现。“我之前在家待业,参加了掇绣培训班,前两天一幅宁夏地图就赚了500元。”6月10日,36岁的余宏高兴地说。
一根竹条在杨昌芹手中上下翻飞,不久便化作精美的竹编提包,直播间里的观众数量不断攀升,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牵手竹艺竹编非遗工坊内的匠人们忙碌地编织着包、杯套、首饰。这个空间也成为大同镇独一无二的非遗竹编美学空间,吸引游客参观游览。